文案: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到来。这一天,太阳的黄经达到270度,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然而,尽管太阳的高度最低,但这并不是最冷的时候,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可以储存热量。冬至过后,阳光直射地带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
冬至的到来标志着寒冷的冬季已经开始。在这段时间里,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因此气温会逐渐下降。冬至日虽然是北半球得到太阳辐射最少的时候,但这不是最冷的时候,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然而,到了“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
冬至有三候,分别是蚯蚓结、麋角解和水泉动。蚯蚓结是指蚯蚓在冬至时开始休眠,它们的身体蜷缩成团,看起来像是在结绳。麋角解是指麋鹿在冬至时开始脱落它们的角,准备过冬。水泉动是指冬至时,地下泉水开始流动,这是冬天来临的迹象。
总的来说,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它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民间开始“数九”计算寒天的时刻。尽管冬至日阳光照射时间最短,但这不是最冷的时候,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
标题: 冬至节气知识普及
以上内容是编辑推荐,准确信息见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