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不同时期开凿的佛像造型逐步显露出本土化特征,秀骨清相、婉雅飘逸,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到隋唐的短颈粗体、健康丰满、朴达拙重。这些变化与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分割,奉先寺中的最为精美的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卢舍那佛。

据说卢舍那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体态丰满,两耳下垂,身穿通肩袈裟,形象端正文雅,双眼凝视着下方,像一位充满智慧与慈爱的女性。右侧阿难是一位年轻僧人,眉清目芳看似聪明伶俐、自信大方;弟子两侧的文殊、普贤菩萨各头戴宝冠胸挂理珞,表情柔和,姿态端庄大方;天王则手托宝塔,表倩严肃、气势威武,力士右手叉腰,左手合十,面目狰狞,性格暴躁。每一个佛像造型都塑造得很生动,整个画面既圣神又亲和,突显出当时工匠的高超水平,表现出自然浑成的大巧之美。

佛像的雕刻手法对佛像的整体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奉先寺佛像的在雕刻手法采用圆刀刻法,佛陀简洁流畅的衣纹、菩萨服饰和饰品的质地以及天王力士肌肉的凸起比前期平直刀法刻画得更为生动。用质朴的手法刻画出自然本真的佛像形象。卢含那佛像的身型线条柔和,表现自然、温和之美,二天王二力王的线条硬朗,显示出强壮之美。从佛像的雕塑形象上看到了唐代崇尚“丰腴为美”,也反映出了唐代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强盛。奉先寺雕像作为唐代皇家石窟艺术的代表,展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东方佛教艺术的精华,更是中国美术史上集体创作的成功典范。

奉先寺佛像群以放射状图案排列,以卢舍那佛为中心。整组佛像群通过起伏的曲线旋律相连,在整体外观上呈现出运动的美感。卢舍那佛头高4米,耳长近2米,高度超过17米,居于该佛像群中心;两边二弟子高约10米,通过对比烘托出主佛像的高大壮美;两个菩萨高约13米,这使得主佛像之外的近侧造像从尺度规模上有所上升。然而,艺术家并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尺度对比,使神王、力士从相对高度下降到10米左右,且他们的绝对高度又高于弟子。因此,为神王、力士这类孔武形象展现出叱咤争斗的艺术气魄。

精致而独特的整体设计使卢舍那群体佛像形成幅主宾分明、和谐生动的画卷,与云冈县曜五窟相比,没有了罗列之感,但它反映了严格的等级观念,给人庄严神圣的视觉效果和激发人心的动态变化的力量感。巨大的石像给人在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力,如果把大佛比例进行任意缩小调整,它庄严、雄伟的气魄就会大大减弱。

卢舍那大佛的眼睛很有特点,工匠采用阴刻的刀法,即把佛像的眼球雕刻成浅凹进去,又保持瞳孔的凸出,利用光线的折射,使佛像的眼睛显得深邃而温和,让冰冷的石刻雕像有了生命感,艺术家这种看不出技巧的方法为大佛增添了一种现实感,使佛像看起来更加神彩奕奕。也让观赏者觉得自己与佛有感情上的交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美学有很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涵盖艺术的各个种类。崇尚“抽”,追求自然美、鬼斧神工之美已成为众多艺术家的理想。“拙”的美学思想对奉先寺佛像石窟雕具有指导意义,艺术家们塑造出来的佛像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它更加朴实无华,更贴近人类世界。同时,“大巧若拙”又包含着规律性与目的性的高度统一。虽然奉先寺的佛像艺术是由艺术家和工匠创作的,但它并没有显出人工创造的痕迹,“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大巧若拙的艺术创造不但是有目的性的,而且是符合规律的,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高度统。而这种高度统的和谐法则就是人们所说的“自然天成”,它似乎很朴实简单,却是一种“大巧”。这种“大巧若拙”的境界实际上是康德所谓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境界,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自由。

古风舞蹈邂逅龙门石窟,金刚与飞天刚柔并济,欣赏舞蹈《龙门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