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起源于汉代,历经多个世纪,至清朝中叶达到鼎盛时期。在文化革命期间,皮影戏的传播受到严重阻碍,但并没有元气大伤,反而重新活跃并被列入非遗名录。自1985年和1949年两次文化革命以来,皮影戏一度被禁止,但在2006年和2011年两次文化运动中得以重新出现。日军入侵前后和清朝后期,皮影戏再次受到冲击和影响,但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时,其起源、传播和普及状况得以恢复并得到进一步完善。
皮影戏的制作工序包括选皮、制皮、潮皮、绘画、雕刻、敷彩、发汗烫平等环节。其中,选皮是制作皮影的重要步骤,需要选择优质的动物皮革。制皮则是将选好的皮革经过反复清洗、晾晒、切割等步骤制成皮片。潮皮是将处理好的皮革片进行贴花、涂漆等处理,使其看起来像是发生了变异。绘画则是将涂有颜料的皮片固定在木刻板或竹刻板上,形成影戏的人物形象和场景。雕刻则是将绘画好的皮影形象进行雕刻,使其成为皮影戏中的道具和角色。敷彩是将雕刻好的皮影形象进行涂色,使其形成完整的影戏形象。发汗烫平则是将涂有颜料的皮片、雕刻好的皮影等放入热水中浸泡,然后在热水中反复漂浮、烫平,以去除颜料,使其保持光滑、平整的状态。制作皮影需要非常高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需要多次重复上述步骤,才能制作出技艺高超的皮影戏。
中国皮影:光影碰撞之美
以上内容是编辑推荐,准确信息见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