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的意思是炎热即将离开。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暑热即将结束。据元代文人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也。”

处暑这天,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说法。此外,民间也有在处暑前后放河灯的习俗,以悼念逝者,祈求平安。处暑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沿海地区常会举行开渔节,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普渡布施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如今,这已经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据《早秋曲江感怀》一诗,描述了处暑时节的景象。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年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在养生方面,处暑后,白天仍然很热,但早晚温差变大,需要注意预防感冒。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食物。运动方面,天气不再那么炎热,适量的运动可以选择在早晚进行,避免户外高温。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处暑的资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