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1886-1926),原名镜青,后改为振青,字飘萍,笔名平、阿平、素味平生。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人,被誉为“一代报人”和“新闻全才”。他的新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912年,邵飘萍开始他的报业生涯,任杭州《汉民日报》主编。1916年,他从日本返回中国,主持多家报纸的新闻工作,积极投身于护国倒袁的斗争之中。1918年,他在北京创办《京报》,并担任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导师和《国民》杂志社顾问,积极宣扬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
1919年5月3日,邵飘萍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说,号召所有学生加入爱国救亡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发轫者之一。同年,他因遭遇军阀政府通缉二次流亡日本。在日期间,他受聘为日本《朝日新闻》社特约记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撰写了多篇相关著作。
1920年,段祺瑞政府垮台,邵飘萍返回北京,复办《京报》。复刊后的《京报》成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然而,1926年,邵飘萍因“宣传赤化”的罪名被捕,于4月26日在北京天桥英勇就义。
邵飘萍的新闻思想主要包括:报道新闻是报纸的第一任务,记者在报道新闻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报刊评论应当从
邵飘萍:中国新闻事业的先驱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以上内容是编辑推荐,准确信息见下作品